乳业财经|报道乳业新闻,陪伴乳业成长

友情链接|EBH我爱摇摇车   EBH母婴时代

从晨光乳业“供港壹号”商标风波,看乳企的焦虑与挑战

作者 · 范范   |  2025-06-05

近期某乳业旗下“供港壹号”牛奶因商标争议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不供港”却使用“供港”商标的行为引发了市场对商标注册和过渡营销的质疑。在乳企持续扩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能够想象到区域乳企在品牌建设道路上的焦虑,也有不少企业试图通过打造有特色、有记忆点的品牌来突出重围,此次“供港壹号”商标争议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但在乳品行业发展中品牌不是救命稻草,“供港” 标签也不是溢价的护身符。



晨光乳业“供港壹号”不供港?


近日有消费者发帖称在中国香港从未看到过供港壹号牛奶,“晨光供港壹号到底供不供港”话题引发诸多讨论和质疑。据晨光乳业官网介绍,当时生产的瓶装奶命名为“珠江桥”牌鲜奶并在“文锦渡”接驳装船向香港出口,而1980年5月开始出口机装瓶装奶,当年鲜奶年产量为2363吨、出口瓶装奶量1548吨,1995年企业还曾被评为“全国最大鲜奶出口企业”,并提到自1979年建厂以来累计出口香港超30万吨鲜奶。


从企业的历史资料看确实有供应香港的历史,而且晨光乳业的产品页面有多款“供港壹号”的产品,部分产品在介绍中提到了“供港”字眼,比如供港壹号鲜牛奶、供港壹号纯牛奶产品介绍中提到甄选供港标准荷斯坦奶牛奶源、供港43年品质保障,可见“供港壹号”的卖点所在。


对于是否供应香港企业的回答前后并不一致,晨光低温乳品旗舰店客服在回应媒体咨询时表示供港壹号产品自诞生以来有在香港售卖,具体售卖数据不方便对外公布。而据此前《中国消费者》的报道中提到,晨光客服称“供港壹号”是201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推出的纪念版包装,且承认该产品“并不供应香港”。2024年9月供港壹号官方小红书账号也曾回复消费者称产品有源奶供港历史,过几个月成品奶也会在香港上市。


一般来说“供港”很容易被理解为供应香港,而且“供港”二字往往给人一种高品质、高标准的印象,认为供港产品在质量把控、生产标准等方面会更加严格,可能会对带有这类标识的产品抱有较高的期待。但晨光乳业客服前后不一的回应不仅没有消除疑虑反而引发了更多的猜测质疑,认为“供港壹号”只是商标,企业在玩文字游戏且有暗示擦边嫌疑。


据报道,有多位消费者向投诉平台反映深圳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供港壹号”盒装牛奶实际并未供应香港,打商标注册擦边球。社交平台上还有帖子称“在香港三十年没见过,他一定是说蛇口港”“看到‘供港’两个字,第一反应就是这牛奶是供应香港的,但事实可能并非这样。”



加上“供港”价格更高?


当下的乳制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类牛奶产品充斥着超市货架以及各大电商平台,对于乳品企业而言如何在茫茫“奶海”中吸引消费目光,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是众多企业都在思考的,就产品来说企业唯有打造出独特的竞争力才能让自家产品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进而卖上好价格。


观察各个品牌的牛奶产品也能发现,不同企业会根据自身定位与市场策略将产品划分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既有面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高端产品也有满足大众日常需求的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往往会在原料选取、生产工艺、营养价值等方面精益求精,凭借优秀品质定下相对较高的价格,这种价格差异是产品价值的体现也是企业针对不同消费层次所采取的市场策略。


比如两大乳业巨头旗下既有高端白奶品牌也有普通牛奶产品线,低温奶市场也是如此,既有卖到20元以上甚至更高价格的高端线,也有10元左右的普通产品,这一现象在大多数乳企中都存在,晨光乳业也是如此,既有“供港壹号”系列产品也有晨光系列产品,其中“供港壹号”系列产品涵盖低温鲜奶和常温纯牛奶两大品类,每个品类下又细分出纯牛奶、A2蛋白奶、有机奶、高钙奶等多个类型,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在电商平台上晨光乳业的“供港壹号”纯牛奶与普通纯牛奶的价格存在明显差异,以12*200毫升规格为例,供港壹号纯奶2提优惠后售价60元,而晨光普通的100%纯牛奶2提优惠后售价仅为50元。


多了“供港”二字价格就出现了差异?不可否认“供港”标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意味着更高的品质标准和更严格的质量监管,由于长期以来香港市场对于进口食品有着严苛的品质要求,企业利用“供港”概念向消费端传递产品具备高品质的信息从而树立起高端、优质的品牌形象。只是企业想要在市场中长久发展仅依靠营销噱头远远不够,品质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



多个“供港”商标被驳回


晨光乳业官网可以看到在其产品矩阵中“供港壹号”系列牛奶是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由“供港壹号”是否供港的争议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商标的关注,查询晨光乳业的产品可以看到,目前其销售的“供港壹号”牛奶有两种包装,一种是有TM标记的“供港TM”商标,一种是“供港壹号®”商标,TM标记表示该商标正在申请注册或已经提交注册申请但尚未获得批准,因此并不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认可。


查阅工商信息发现,晨光乳业旗下拥有“供港壹号”(啤酒饮料)、“供港壹号”(食品)、“供港”(啤酒饮料)、“供港”(食品)等多个与“供港”相关的商标。同时晨光乳业旗下还有“港岛壹号”(啤酒饮料)、“大湾区壹号”(啤酒饮料)、“深港壹号”(食品)、“香江壹号”(食品)等多个与地名相关的商标。


不过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注册记录显示,晨光乳业自2014年就开始申请“供港”系列商标,但其中多数商标的状态显示为申请被驳回、不予受理或驳回审查中,仅2017年申请的“供港壹号”商标状态显示为“注册商标”,该商标专用期限为2018年02月07日至2028年02月06日。


晨光乳业并非唯一看重“供港”字眼的企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上搜索“供港”商标可以看到共有123件商标,包括“供港菜”“供港生鲜”“供港猪场”等,但多数商标申请均被驳回,其中温氏食品也曾尝试注册供港相关商标,包括“温氏供港”“供港品质点滴安心”等,但也没有申请成功。





产品多次抽检不合格,品质如何担起“供港”二字?


由于乳制品渗透率日渐提升如今已经成为一款日常化的食品,因此确保乳制品的安全是基本条件,而监管部门对于乳品的脂肪含量、蛋白质等主要成分以及生产过程、各种微生物指标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在保障基本的安全问题之后才可以谈其他。


国内乳品行业近些年的质量也在持续提升,2023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100%,乳制品总体抽检合格率达99.87%。生乳中乳蛋白、乳脂肪等质量安全指标达到较高水平;菌落总数、杂质度和体细胞监测平均值分别符合国际和欧盟限量标准。


虽然国内奶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在提升,但每年也均会有不合格的情况发布,前几年晨光乳业产品就曾多次检出不合格,2017年原中山市食药监局通报显示,标称晨光乳业生产的1批次晨光鲜牛奶大肠菌群不合格;2018年原东莞市食药监局通报,标称晨光乳业生产的1批次鲜牛奶菌落总数超标;2019年东莞市市场监管局通报,标称晨光乳业生产的1批次晨光鲜牛奶菌落总数不合格;2021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通报,标称晨光乳业生产的1批次全脂巴氏杀菌乳(946mL/瓶,2021-03-22)被检出感官-滋味、气味项目不合格;在2024年10月晨光乳业还因发布虚假广告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光明监管局罚款290.4元。


此外黑猫投诉平台上晨光乳业也因产品质量问题频繁遭到消费者投诉,比如5月5日有消费者投诉晨光牛奶变质并被配送中心电话辱骂,4月21日有消费者投诉在晨光乳业订购了的每日鲜奶,4月15号的鲜奶在17号喝的时候已经变质且商家不作为,3月25日有消费者投诉贩卖过期食品,而且翻看更早的投诉也有不少是关于牛奶变质、有异物问题的,另外还有不少关于配送纠纷的投诉。


“供港”二字在消费者心中往往代表着高品质、高标准,而且香港对进口食品有着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和监管体系,能够供应香港市场的产品通常会被认为在质量、安全等方面更有保障。上述不合格产品虽然并不是“供港壹号”但同样出自晨光乳业也难免会引起品质猜疑。


多家乳企宣传供港,晨光、温氏还因供港商标对薄公堂


据了解,晨光乳业生产的牛奶曾占据香港鲜奶70%的市场份额,而广东、深圳地区乳品企业很多,除晨光乳业外还有温氏乳业、香满楼乳业、卡士乳业、风行乳业、燕塘乳业、华农乳业、维记牛奶等品牌,其中风行乳业,温氏乳业、晨光乳业都曾宣传供港。此前有信息显示,晨光产品销售网络主要覆盖广东、浙江、福建、海南等地,占香港40%的份额,温氏市场主要在广东、广西,原料奶出口到香港,出口量约占香港原奶市场日供应量约80%。而且贵州州贵阳的好一多乳业也曾向香港输送过原奶,2016年的一篇新闻稿显示自8月底到10月底好一多乳业已经陆陆续续向香港供应1000吨富余的原奶。


而为了“供港”鲜奶的使用晨光乳业和温氏乳业还曾对簿公堂,2017年10月底在其授权律师声明中称温氏公司在系列乳品包装上使用了“供港鲜牛奶制造”标识,其中“供港”二字与晨光乳业“供港”商标完全相同,上述行为误导了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晨光乳业的商誉及利益,涉嫌构成对晨光乳业“供港”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温氏方面则在回复中称“使用‘供港鲜牛奶’、‘100%供港鲜牛奶制造’文字系对事实的描述,并无侵犯晨光公司商标专用权的故意,公司在牛奶、酸奶制品上使用‘供港’文字或图片并非商标性使用,不会造成产品来源的混淆,不侵犯晨光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


此外温氏方面还向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发起申诉,要求认定晨光“供港”商标为无效。2018年12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撤销上述对晨光乳业“供港”商标的无效裁定;2019年8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认为,“供港”为中文非固有词汇,晨光乳业“供港”商标的注册并未妨碍特定销售地域同业竞争者的正当使用和表达自由,也不足以引人误解和带有欺骗性质,因此维持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一审判决。


其实在这场商标之争以及晨光乳业“供港壹号”是否供港的争议中都能看到区域乳企的品牌焦虑,在乳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区域乳企既面临品牌影响力大、渠道网络布局完善、资金实力也强的全国性品牌,也面临着外地品牌以及本土品牌的市场争夺,而区域乳企的品牌塑造需要长期的投入积累,而且往往限制于资金问题难以承担大规模的品牌推广以及营销费用,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名号打不响是很难在市场中立足的。


行业思考:晨光乳业存在的问题其实也是不少区域乳企均面临的问题,面对行业竞争无论是常温产品还是低温产品均有很多竞争者,对于区域乳企来说品牌塑造本就艰难,在竞争压力下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也困难重重,乳企的品牌建设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已任务覅u

合作品牌

Copyright 2020 乳财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8097号-1